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

“专家谈农业节水化”--- 杜 森 加强节水技术推广推进农业节水落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24

加强节水技术推广推进农业节水落地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处长

从农业角度来看,水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具有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特性。“粮即水”,生产和消费农产品的过程就是消耗水资源的过程;“水即粮”,有水才有粮,只有满足农业用水需求,才能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生绿”,科学高效节约用水,特别是减少地下水超采,才能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水是农产品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投入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农业节水化,是“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行动,对于促进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落实农业节水化,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农业科技进步靠的是科研和推广“双轮驱动”,其中,科研是源头活水,推广是载体渠道,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加强节水科技研发,有了好的技术,才有节水的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推广,把节水技术措施推广到田间地头,落实到生产生活的每个环节。节水技术推广普及到位了,才能真正把水节下来。推进节水技术落地,应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扶持,注重强化以下三个方面:

压实主体责任是基础。我国《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特别是农业节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应建立农业节水的行政首长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化的重视和支持。全面压实主体责任,是推进农业节水化的根基。

调动农民积极性是关键。农民是农业生产和节水技术应用的主体,是落实农业节水化的执行者。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推动节水技术落实到位的关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最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能否省工省力,二是能否增加收入。从管理的角度,有关部门往往采用制定灌溉定额来限制农民用水,或者通过提高水价倒逼农民少用水。从长远来看,在目前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数量多、经济收入少的现实情况下,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农民从节水中真正受益。因此,应建立持续的财政支持政策和节水补偿机制,对农民应用节水技术进行合理补贴,对农业节水给予足够的补偿,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强化推广体系建设是保障。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田间工程、灌溉设备、农艺农机、组织管理等综合措施。节水技术推广通常需要规模化组织和专业性服务。农田水利职能调整到农业农村部门之后,对于农技推广体系来说,任务更重、工作量更大、技术要求也更高了。但在体系队伍建设方面,人员力量并没有得到足够加强,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弱化。节水技术推广能力与农业节水化任务不匹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加强节水推广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培养专业化的技术队伍,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切实保障农业节水化推广落地。


附件下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