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

翟浩辉在西北地区节水灌溉技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农业节水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31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力推进西北地区节水增效工作

——在西北地区节水灌溉技术研讨会暨第四届

农业节水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翟浩辉

    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 会长

(2014年10月25日)

金秋十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在西北节水增效行动开始实施的重要时刻,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在文明古都西安联合举办西北地区节水灌溉技术研讨暨第四届农业节水科技奖颁奖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工作的论述,交流讨论西北地区节水灌溉的有关问题,研究对策建议,加快推进西北节水增效行动实施,同时奖励在我国农业节水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我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我谈两点意见:

一、节水灌溉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要求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节水灌溉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国特定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决定了粮食生产与灌溉的高度依赖关系。在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不允许再增加农业用水比重,解决靠天吃饭问题,只能走节水增粮之路。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不少地方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不强,中低产田数量较多,这既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是增产的潜力所在。“收与不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大力开展节水灌溉建设,不断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粮食和农产品产量就会有新的突破,国家粮食安全就会有坚强保障。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对节水灌溉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将水资源管理、水价改革、水权制度、对水土资源超载区域采取限制性措施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质和要求,在制度管水、用水、节水上狠下功夫。必须加快研究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着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约用水。必须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农业用水计量与考核,加快形成农业节水倒逼机制,在明确初始水权、保障农民用水权益的前提下,加快探索并规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合理控制严重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灌溉规模。

(三)保障国家水安全对节水灌溉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水安全,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必须积极践行新时期中央新的治水思路,牢牢把握节水优先的根本方针,适应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在农业用水上做足节水文章,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必须牢牢把握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守住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红线,把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作为硬约束,合理控制灌溉规模和区域布局,为子孙后代留足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牢牢把握系统治理的思想方法,实施山水林田湖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既统筹解决好灌溉水源、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问题,又要解决好管理体制、长效运行机制和政策支持等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两手发力的基本要求,既要强化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调动投入节水灌溉建设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和激活市场潜能。

(四)深化水利改革对节水灌溉发展的要求。我国国情水情特殊,发展节水灌溉,不仅要靠坚实的工程基础、先进的科技支撑,更要靠健全的制度保障。水利部党组、陈雷部长对节水灌溉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今年年初水利部制定《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对节水灌溉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当前,节水灌溉新老问题交织,固然有自然、经济和历史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传统体制机制与新形势下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以创新组织发动、资金投入、建管模式、运行管护“四项”机制和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为重点,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投入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加快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生产结构变化的节水灌溉建设管理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打好深化节水灌溉改革攻坚战,加快打破阻碍节水灌溉发展的藩篱,不断增添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五)西北地区推行节水灌溉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是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恢复保护、农民脱贫致富的首要制约因素。而西北地区发展又是以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是解决水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进“西北节水增效”,挖掘农业节水潜力,才能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才能为生态用水和其他方面的用水提供一定的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节水灌溉的建议与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及《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必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节水灌溉发展取得实效

(一)科学制定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性。按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造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纲,以节水为主线,以史为鉴,立足现状,制定出节水灌溉近期和中远期规划,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规划要统筹考虑全国和各地水资源的“大盘子”,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合理配置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视中水、微咸水等劣质水的资源化和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明确各行各业一定时期内的用水总量,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科学规划工程性节水、非工程性节水和其他途径节水的措施和实现途径。

(二)加快推进建管体制机制改革。2013年中央1号文件和水利部深化水利改革要点,均把开展节水灌溉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建立管护运行责任制。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灌溉试验和成果应用,科学指导节水灌溉。提高节水灌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实现途径,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者成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通过完善价格、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节水灌溉。探索建立节水灌溉节约水量使用权交易和政府回购机制;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合理形成机制,形成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绩效考核和经济调节倒逼机制。

(三)加强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农业节水发展。科技是推动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200911月,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正式批复准予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设立“农业节水科技奖”。奖励在农业节水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建设、管理、施工、安全生产以及决策、标准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农业节水科技奖是代表我国农业节水行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高奖项。自设立以来,已连续开展了四届评审活动,共收到报奖材料77项,有50项科技成果获奖,476人受到表彰奖励。这些成果在农业节水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推动我国农业节水技术进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说,农业节水科技奖还很年轻,加之认识、宣传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与技术研发项目比较,推广应用项目少;与技术类项目比较,产品类项目少;与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的项目比较,企业项目少;与省级及以上获奖项目比较,省级以下获奖项目少。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农业节水科技奖需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办法,加强机构建设,扩大奖励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覆盖面,更加重视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加重视一线人员和企业的创新成果,更加重视节水产品的研发推广,以全面推动农业节水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农业节水更好、更快的发展。希望大家就此提出具体和可操作的意见,我们将广泛听取和认真研究这些意见,提交农业节水科技奖奖励委员会讨论。

(四)构建保障体系,狠抓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面对极为繁重的节水灌溉改革发展任务,必须构建保障体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要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节水灌溉建设管理责任制,强化政府行为,健全部门分工协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筹措、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强化政策保障。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节水灌溉发展政策,确立节水灌溉公益性地位,明确政府投入作为主体责任,落实责任分工,保障资金投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三是强化投资保障。节水灌溉公益性强、历史欠账多、投入缺口大,需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全面落实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及统筹、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等政策;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度是抓好工作的根本,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加快完善涉水法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加大绩效考核、评价评估和奖优罚劣力度;加强监督,强化问责制。

(五)根据西北地区的特点,优先发展节水灌溉。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精神,严格按照水资源配置总量,控制灌溉发展规模。在灌区重点发展渠道防渗,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喷灌技术。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地区,适度发展大、中型机械化行走式喷灌,兼顾发展小型移动机组式喷灌和管道输水灌溉;在具有水力自流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自压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在内陆河区优先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维护生态安全。要加强土地平整,改进沟畦灌水技术,推广垄膜沟灌、覆盖保墒等技术,配套施用长效、缓释肥料及抗旱、抗逆制剂。根据水资源条件,在草原牧区充分利用太阳能积极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大力实施小流域、坡耕地综合治理和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积极推动农业节水产品认证工作,促进节水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组织与管理是强化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节水供水协会是农业节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动农业节水产品认证工作,是协会开展行业自律,促进节水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保障农业节水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对于产品认证工作,国家已有明确的规定,对认证公司也有一套管理办法。而对于产品认证获证产品的信息发布,国家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一些行业需要但没有集中、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单位和渠道,不仅不利于用户了解获证产品信息,影响工程建设单位采信发布结果,而且存在产品认证公司或生产企业多头发布信息、公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工作于2005年起步,目前已有多家认证公司从事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一些地方也开始推行产品认证准入制度,把获证产品作为材料设备采购或招标时采信的重要条件。但作为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行业,仍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获证产品信息发布制度,与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巨大的建设市场不相适应。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07]144号)精神和水利部部长专题办公会议纪要(2010年第五期)的要求,在调查研究和咨询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节水供水协会起草了《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获证产品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讨论稿),提交此次会议讨论。下一步,协会将正式征求意见。希望有关方面给予关心、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节水产品认证和获证产品信息发布工作。同时,督促各地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工程建设材料设备采购或招标采信制度,完善节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工程建设市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节水灌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在水利部党组正确领导下,扎实做好节水灌溉发展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农业节水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附件下载: 暂无